Skip to content

如何选择临床数据集成方式?

灵医书写助手提供首页智能生成、医学术语标准化、医学术语智能编码、ICD映射、疾病诊断顺序矫正和CHS-DRG预入组等功能。灵医书写助手功能的正常运行依赖临床各个系统的数据,本章节介绍的数据集成指南用于将各类临床数据实时同步给灵医智惠CDSS高级版-灵医书写助手,确保服务功能的准确性。我们目前支持4种数据集成方式,区别见下方表格。

首页智能生成:开展病案全文阅读理解,接口对接成功后,可依托全病历自动生成医保结算待遇清单+病案首页,支持面向医保及卫健委两个主管部门三个上报场景。

医学术语标准化:针对任意医学表达,进行解剖部位、临床表现、病因病历特征的识别后,立足国家卫健委《常用医学名词(2019版)》规范,实现基于语义推理的医学术语标准化。

ICD映射:针对不同版本的ICD编码,进行映射变换。支持医保版、临床版、标准版。

医学术语智能编码:针对任意医学表达,进行手术或诊断特征识别后,通过自然语言理解进行词序重构和深度检索,实现ICD智能编码,搜的更全面、查的更准确。ICD版本支持全行业三类上报版本,支持医院标准本地适配,有效提升准确率。

疾病诊断顺序矫正:依托百度医学特征识别技术,开展决策树推演,模拟编码员对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填写原则进行推演,提供基于诊断选择原则的病案编码顺序质控及校正服务,检出异常并提供自动校正服务。

CHS-DRG预入组:基于决策推演,结合首页关键信息,进行CHS-DRG入组预测,并提供修正建议。

CHS-DRG付费预测:返回CHS-DRG付费的支用比和收支情况。

集成平台 EMR数据库
使用场景 医学术语智能编码、医学术语标准化、ICD映射、CHS-DRG预入组、CHS-DRG付费预测、医学知识查询(ICD编码查询或DRG标签查询)、首页质控打分
使用条件 医院已有集成平台(暂时只支持基于IBM MQ的集成平台) 能够提供天级更新的EMR数据库的备份库
使用方式 院方提供MQ发送队列和接收队列地址,我方监听到消息后进行质控计算,结果返回到接收队列 通过CDSS提供的API提交数据
开发成本 1周 2周
实时性 秒级 天级
集成指南 集成平台 EMR数据库
总结 已有集成平台且稳定运行的医院项目首选方案 数据处理成本高,没有集成平台或者集成平台数据质量不高时,才选用此方案